郓城县机构编制网
  站内搜索
 
郓城县委编办:坚持“四个一”,管住管好用活机构编制资源

发布日期:2022/8/4   浏览次数:11586次

机构编制资源是重要的政治资源、执政资源。近年来,郓城县委编办认真贯彻上级决策部署,坚持把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作为主攻方向,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打造亮点,持续提升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

坚持“一盘棋”高位谋划 优化机构编制资源总体布局。

以顶层设计为纲,统筹全局。郓城县委编办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按照“严控总量、统筹使用、有增有减、动态平衡、保障重点、服务发展”的总体要求,不断加强编制资源配置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更好的发挥现有编制资源使用效益。

以城乡一体为本,紧盯关键。郓城县委编办着眼于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通过进一步厘清县乡职责权限、完善部门和乡镇(街道)机构设置,持续推动编制资源下沉、服务重心下移。调整后,原则上每个乡镇(街道)增编7至9名,逐步化解县乡编制资源配置不均的结构性矛盾,充实基层人员力量,夯实基层治理根基。

以分类施策为要,精准发力。郓城县委编办围绕党委、政府重点工作任务,将“严控严管”与“统筹盘活”相结合,在现有编制总量内,综合考虑各部门、各领域实际工作需要,科学制定编制配置方案,精准滴灌、靶向施策,将有限的编制资源向重点领域和民生工作倾斜,切实提升机构编制配置的精准度、匹配度。

坚持“一揽子”政策保障 创新机构编制资源管理方式

实行单列管理,建立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统筹制度。在确保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全面达标前提下,郓城县委编办将核定的12000多名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从现有事业编制总量中切块,实行单列管理,并根据中小学学生生源和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统筹使用、动态调整,切实做到“保持存量、单独记账、专编专用”。

实行备案管理,健全公立医院控制总量管理办法。郓城县委编办进一步规范公立医院机构设置和人员控制总量备案管理,按照医院的等级层次和类型特点、床位数、门诊量等确定人员控制总量,在核定的控制总量内,允许公立医院根据发展需要,自主安排、执行用人计划,真正做到“深化改革、赋能放权、激发活力”。

实行周转管理,完善事业周转专用编制使用制度。郓城县委编办针对个别部门存在的结构性超编问题,在全县范围内,统筹调剂180多名事业编制,建立乡村振兴周转编制、高层次人才专用编制等周转专户,专项用于乡镇(街道)和县直部门补充急需紧缺人才,有效发挥机构编制服务保障发展的重要作用,坚持做到“重点保障、动态调整、循环使用”。

坚持“一系列”措施联动 挖潜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

重塑机构编制资源供给架构。郓城县委编办针对机构编制资源使用过程中存在的“资源固化”“无编可用”“有编无用”等情况,以职责任务变化为导向,加大编制资源在部门间、行业间、区域间的统筹调配力度。近年来,持续为教育领域调剂事业编制690多名,为基层医疗卫生领域增加事业编制210多名,彻底打破了编制使用壁垒,提高了编制使用效益。

深化机构编制使用效益评估。郓城县委编办选取部分事业单位为试点,探索开展机构编制执行情况与使用效益评估工作,通过材料审查、座谈沟通、实地查看的方式,细化操作流程,完善指标体系,精准评估各单位职责履行、机构运行、人员力量配备、工作任务饱满度等基本情况,并将评估结果作为下步机构调整、编制调动、人员调配的重要依据。

构建闭环式全流程监管体系。郓城县委编办以机构编制合规性审查为前提,推动监管关口前移,从严从紧控制机构编制数量,通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力度、建立健全跨部门综合监管制度,做到“内部协调促规范、外部联动防风险”,打造机构编制资源使用全过程、全链条、全领域的闭环式监管模式。

坚持“一张网”平台建设 提升机构编制资源管理水平

强化数字化思维,推动机构编制管理数字化转型。郓城县委编办聚焦“数字编办”建设,将数字化理念贯穿机构编制工作全过程,依托机构编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精准掌握、动态管理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人员”数据信息,实现管理工作从静态到动态、从粗放到精细的转变,全面提升机构编制整体效能。

强化网络化建设,搭建部门协调联动一体化平台。郓城县委编办着眼于解决机构编制、人员、经费管理中存在的数据不共享、资源碎片化、协同缺互信、监督不到位等“顽疾”,机构编制、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共同研究、统筹谋划,建立四部门数据共享平台,加强沟通联动,由“各自为战”向“协同作战”转变。

强化智能化应用,提升机构编制决策科学化水平。郓城县委编办充分发挥机构编制实名制大数据优势,系统剖析机构编制资源分布、人员知识年龄结构、单位超空编情况等信息数据,为年度用编、重点领域改革、政策制定提供科学决策依据,逐步实现机构编制管理由管数字向用数据的转变,不断提升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



上一篇:郓城县委编办:“三点发力”扎实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下一篇:郓城县委编办:落实“三步走”,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